2019年12月30日
網誌搬遷工程
收到樂多要關閉的消息之後
大約在去年12/3開了Blogger
2000篇廢文的部分沒什麼問題
1/30動工 當天就完成轉移
然後約花了5天 在2/5完成排版
搬過來馬上遇到的問題是
Blogger的HTML密密麻麻的ㄧ堆DIV
JS跟CSS也是到處塞
另外因為實際呈現似乎有經過一次編碼(後端HTML->編譯成前端實際能看到的HTML)
有些HTML TAG也能做到程式邏輯的作用
同一個區段會寫兩次以上(分別對應桌面與行動)
不過相反的也有些好處
基本上排版完全可以自訂
不喜歡上方的導行列 可以移除
不喜歡分享按鈕 可以移除
不喜歡廣告 可以移除
圖片部分
1804張在樂多新版的圖庫伺服器 747MB 樂多有提供備份連結 2月就下載完了
1809張在樂多舊版的圖庫伺服器 363MB
沒有提供備份連結
一頁一頁複製HTML原始碼到記事本中
用取代功能把正確的連結留下來
再用神奇的JDownloader分析連結並下載
大約在3月時完成
圖片下載完後就暫時放置了
太多張了
懶得上傳
而且Blogger的圖庫沒有管理功能
不知道傳了那麼多張圖片 之後要怎麼搜尋
到12月才打算面對XDD
12/29把全部圖片上傳到Blogger圖庫
接下來要把文章中的圖片連結換成正確的
3613張
不可能吧QQ
只有下輩子了
大約在去年12/3開了Blogger
2000篇廢文的部分沒什麼問題
1/30動工 當天就完成轉移
然後約花了5天 在2/5完成排版
搬過來馬上遇到的問題是
Blogger的HTML密密麻麻的ㄧ堆DIV
JS跟CSS也是到處塞
另外因為實際呈現似乎有經過一次編碼(後端HTML->編譯成前端實際能看到的HTML)
有些HTML TAG也能做到程式邏輯的作用
同一個區段會寫兩次以上(分別對應桌面與行動)
不過相反的也有些好處
基本上排版完全可以自訂
不喜歡上方的導行列 可以移除
不喜歡分享按鈕 可以移除
不喜歡廣告 可以移除
圖片部分
1804張在樂多新版的圖庫伺服器 747MB 樂多有提供備份連結 2月就下載完了
1809張在樂多舊版的圖庫伺服器 363MB
沒有提供備份連結
一頁一頁複製HTML原始碼到記事本中
用取代功能把正確的連結留下來
再用神奇的JDownloader分析連結並下載
大約在3月時完成
圖片下載完後就暫時放置了
太多張了
懶得上傳
而且Blogger的圖庫沒有管理功能
不知道傳了那麼多張圖片 之後要怎麼搜尋
到12月才打算面對XDD
12/29把全部圖片上傳到Blogger圖庫
接下來要把文章中的圖片連結換成正確的
3613張
不可能吧QQ
只有下輩子了
2019年12月5日
2019年11月16日
筆電換新硬碟
十月底4830TG筆電用一用突然會跳到黑白畫面顯示「no bootable device--insert boot disk and press any key」
幾次之後就沒辦法成功進到桌面了
會先讀到Windows開機畫面 接著就會跳到「no bootable device--insert boot disk and press any key」
隔了幾天10/26再嘗試用安全模式開機
可以使用
但是重開機後跳出windows的Chkdsk
說硬碟有問題

Chkdsk跑完後成功進到桌面
想說應該好了
結果用一用不久又跳到「no bootable device--insert boot disk and press any key」
查詢了一下
硬碟壞軌的機率很大
11/3在PChome買了個新硬碟
2.5吋 WD 藍標 2TB 2799 NTD




用隨身碟進Ubuntu系統
參考這篇:https://blog.gtwang.org/linux/dd-command-examples/
用sudo dd if=/dev/sda of=/dev/sdb conv=noerror,sync複製資料到新硬碟上
複製的中途查到說最好增加一個bs參數複製才會快一點= = 已經來不及了
複製了一個晚上
有出現幾個錯誤訊息說某些位置無法讀取資料
接著下載HDD Low Level Format Tool對舊硬碟低階格式化
低階格式化前後變化 C5跟C6原始值從8變成7 不知道要怎麼變成0


低階格式化後測試 應該沒問題吧?

筆電也用將近8年了QQ
內建的軟體有些都EOL了w
順便刪除了
然後把C++都刪除後重新安裝
原本同一套裝了好幾個不同版本

全部刪除

安裝檔

重新安裝
幾次之後就沒辦法成功進到桌面了
會先讀到Windows開機畫面 接著就會跳到「no bootable device--insert boot disk and press any key」
隔了幾天10/26再嘗試用安全模式開機
可以使用
但是重開機後跳出windows的Chkdsk
說硬碟有問題
Chkdsk跑完後成功進到桌面
想說應該好了
結果用一用不久又跳到「no bootable device--insert boot disk and press any key」
查詢了一下
硬碟壞軌的機率很大
11/3在PChome買了個新硬碟
2.5吋 WD 藍標 2TB 2799 NTD


用隨身碟進Ubuntu系統
參考這篇:https://blog.gtwang.org/linux/dd-command-examples/
用sudo dd if=/dev/sda of=/dev/sdb conv=noerror,sync複製資料到新硬碟上
複製的中途查到說最好增加一個bs參數複製才會快一點= = 已經來不及了
複製了一個晚上
有出現幾個錯誤訊息說某些位置無法讀取資料
接著下載HDD Low Level Format Tool對舊硬碟低階格式化
低階格式化前後變化 C5跟C6原始值從8變成7 不知道要怎麼變成0


低階格式化後測試 應該沒問題吧?

筆電也用將近8年了QQ
內建的軟體有些都EOL了w
順便刪除了
然後把C++都刪除後重新安裝
原本同一套裝了好幾個不同版本

全部刪除

安裝檔

重新安裝

2019年11月4日
食指還是中指
網路上沒人討論?
食指會比較合理吧
貫虱心傳 清代紀鑑編撰
持固篇
持弓之訣,虎口須急;
平衝頂弝,捥窩對直。
中無名小,握卵捺入;
大指壓中,悉力追出。
箭架節傍,骨平毋凸;
食指扶矢,知鏃指的。
持弓之手,須虎口衝急,頂弝平對,捥窩正直;勿偏其小指、無名指、中指,一如握卵狀,并力捺入;大指壓中指,悉力追出,三指入而大指出,則虎口自急矣。將箭架大指節傍上,節骨平則無掃翎之病 。以食指伸出,點鏃指的,此謂知鏃。上指蓋目,神凝於幹,而著於的,無暇視鏃,故以指知鏃,乃不亂神。
法曰:「鏃不上指,必無中理;指不知鏃,同於無目。」
紀效新書/卷十三 射法篇 明代戚繼光
法曰:鏃不上指,必無中理。指不知鏃,同於無目。此指字,乃左手中指末,知鏃者,指末自知鏃到,不假於目也,必指末知鏃,然後為滿,必箭箭皆知鏃,方可言射。
至於用虎口知鏃的
稍微多拉一點箭就要射弓身了
再怎麼說安全還是要放第一吧

食指會比較合理吧
貫虱心傳 清代紀鑑編撰
持固篇
持弓之訣,虎口須急;
平衝頂弝,捥窩對直。
中無名小,握卵捺入;
大指壓中,悉力追出。
箭架節傍,骨平毋凸;
食指扶矢,知鏃指的。
持弓之手,須虎口衝急,頂弝平對,捥窩正直;勿偏其小指、無名指、中指,一如握卵狀,并力捺入;大指壓中指,悉力追出,三指入而大指出,則虎口自急矣。將箭架大指節傍上,節骨平則無掃翎之病 。以食指伸出,點鏃指的,此謂知鏃。上指蓋目,神凝於幹,而著於的,無暇視鏃,故以指知鏃,乃不亂神。
法曰:「鏃不上指,必無中理;指不知鏃,同於無目。」
紀效新書/卷十三 射法篇 明代戚繼光
法曰:鏃不上指,必無中理。指不知鏃,同於無目。此指字,乃左手中指末,知鏃者,指末自知鏃到,不假於目也,必指末知鏃,然後為滿,必箭箭皆知鏃,方可言射。
至於用虎口知鏃的
稍微多拉一點箭就要射弓身了
再怎麼說安全還是要放第一吧

